中国足彩网

图片 老地名之十四:板桥_中国足彩网

中国足彩网

图片

网站支持IPv6 用户中心 |  无障碍阅读 |  智能答问 | 繁體閱讀

老地名之十四:板桥

老地名之十四:板桥

发布时间 :2024-10-24 11:19 来源:区文旅局 浏览次数:加载中...... 视力保护色:

老下关变了,老城南变了,随着板桥新城拔地而起,老板桥也变了。幸好,老街、老桥、老站、老人都还在,趁它尚未完全变了模样,我们希望用镜头留下历史沧桑的影子。昨日繁华落尽,破败丛生却难舍一份情怀,板桥老街怀旧,那种矛盾而复杂的心情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历史上的板桥因地处长江黄金水道,是商贾云集之地,苏盐陶瓷,木材竹器,在这里中转和流通。南朝《洲歌云》:“送歌板桥湾,相待三山头,遥见千幅帆,知是逐风流”,形象地描绘了当时板桥生机勃勃兴旺景象。

板桥也是人文荟萃之所,郭璞、李白、杨万里、陆游、蔡宗旦、韦庄、王安石、郭沫若等名人都游历板桥,并留有诗句。李白至少有三首咏板桥镇的诗:《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写的是板桥河,写他在板桥河坐船游览饮酒,怀念南朝诗人谢脁;《登金陵凤凰台》写的是板桥三山,《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时于落星石上》写的是板桥落星岗。

板桥位于板桥地区中心地带,在板桥老街中间。1500年前,板桥是在船或筏子上铺木板的浮桥,后来逐步成为有固定桥桩、桥板的木板桥,因此而得名。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南京板桥贤士募款,将板桥河上的木桥重砌为青石板桥,桥栏用砖砌成,外侧雕有龙头,并嵌有石刻“板桥”二字。初为单曲拱桥,后为三曲拱桥,至今保存基本完好,堪称奇迹。

如今的板桥老街略显破败,房屋年久失修。居民们说,板桥镇原来是个移民镇,不少人是当时跟着“孙夫人”从福建过来的,卫岗还建了个让遗孤们喝上牛奶的牛奶场。当时这里医院、学校、教堂一应俱全。顺着居民们的指引,我们可以找到当年的许多遗迹。

板桥镇在民国时期因治安、经济、文教工作突出,被授予“江宁自治县示范镇”称号。1936年,南京到芜湖的铁路在板桥镇设立板桥站,后因与江浦县的“板桥站”重名,改名“古雄站”,至今仍保留在古雄村境内。古雄火车站作为马鞍山、芜湖地区入宁的主要道口,一度热闹非凡、名声远扬。

形容起当年这里的繁华,老街上的老人们感慨万分,“当年可是板桥的‘新街口’啊。”

28年前嫁到板桥的盛文香,没有工作,就自己开了一间小吃店,她回忆说:“当时生意好得不得了,最忙的时候,雇了6个服务员。周围有几间工厂,加上国际关系学院那时候没有食堂,学生们常常钻铁道跑到我店里来吃小吃。后来工厂陆续倒闭了,学院也有自己的饭堂了,生意越来越冷清啦。”盛文香指着店里说:“你看着房子现在破的,我还大修过一次呢,不然恐怕早就倒了。”

城里几乎绝迹的白铁匠店铺,老街上还有一家。店主赵师傅说,自己接手做已经20多年了,若说这间店的历史,开了起码有50多年啦。弹棉花店、老式理发店、修老电器的店……漫步老街,恍如走进了上个世纪。

老街珍贵,是因为它的老房、老店、老人都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可也正因为如此,老街对新生的向往也愈发强烈。虽然目前开发规划尚未涉及到老街这块,可望着就在不远处板桥新城那些簇新美丽的高楼,我们最想做的,就是举起相机,为老街留下更多的记忆。


老地名之十四:板桥_中国足彩网

中国足彩网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