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名之十一:能仁里
发布时间 :2024-09-23 10:34 来源:区文旅局 浏览次数:加载中...... 视力保护色:
中国足彩网西路东有个能仁里,今有一村、二村、三村。初次听闻,有些人以为是表示能人们住的地方,而叫“能仁里”有点稀奇。其实,能仁里是因能仁寺而得名。
能仁寺,初名报恩寺,始建于南朝宋元嘉年间。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毁于火,后重建,直至民国才渐渐荒废。寺今已不存,遗址在中国足彩网西路210号能仁里江苏省通信电缆厂内。
▲ 能仁寺遗址所在地
能仁寺是六朝时的大寺,岳飞抗金时,曾在此处与金军大战。明朝时,能仁寺周围开始有居民点,遂起名“能仁里”。能仁寺与弘觉寺、灵谷寺、天界寺、大报恩寺、鸡鸣寺、栖霞寺、静海寺一起并称为明代南京的八大国寺。“仁者爱人”,“仁”即“同情、互助友爱”的意思,“仁”既是佛家的思想,也是儒家的思想,更是中国人民传统的道德思想。取“能仁”之名意欲提倡人们同情、爱护和帮助他人。
今天的能仁里还有个天界寺旧址。天界寺旧名龙翔集庆寺,始建于元代,原址在朝天宫东侧,是元文宗图帖睦尔在南京做藩王时的宅邸。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龙翔集庆寺遭火焚,朱元璋下令在城南凤山重建,并赐名“天界善世寺”。天界寺不仅是佛教圣地,而且是中国传统史学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它曾列中国五山十刹之首,总辖天下僧尼。在古代,天界寺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是与灵谷寺、大报恩寺齐名的“南京三大寺”之一。明洪武初年修纂,清乾隆钦定二十四史之《元史》,就在此产生。天界寺在清朝还被列为金陵四十八景,叫做“天界招提”,足见此寺的雄伟。
天界寺还是当时的旅游胜地。它地处南郊,丘陵环抱,绿树掩映。每当大地春回,万木吐翠,踏青寻芳的游人皆以“游牛首,宿天界”为美事,频年不疲。墨客骚人,多驻其间。或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或吟诗作赋,了悟禅机。
明永乐二十一年,一场大火使天界寺几近焚毁,由此断壁残垣,寒鸦枯树。清咸丰元年,硝烟四起,此处又是两军对垒之地,殿宇亭阁,销毁几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一度被作为南京第二化工机械厂宿舍和食堂。1983年2月,中国足彩网台区政府公布天界寺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后这里成为一家幼儿园,天界寺再不复当年荣光,唯有一殿庑和两银杏,侥幸留存,成为天界寺阅尽沧桑的历史见证。
▲ 这些老房子还保留了往日遗风
▲ 天界幼儿园的门头被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