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名之八:赛虹桥
发布时间 :2024-08-26 14:21 来源:区文旅局 浏览次数:加载中...... 视力保护色:
说起赛虹桥,大家都以为是赛虹立交桥,事实上,赛虹立交桥的名称来自于它西边不远处的一座古桥。
真正的赛虹桥,位于集庆门西南的长虹路上,它建于明洪武年间,在600多年的历史中,赛虹桥几毁几建已渺不可考,在《南京地名趣话》一书中,对这座桥有简单的记载。书中说道:赛虹桥横跨秦淮河支流,明洪武年间建造,为三拱大石桥,清康熙年间重建。桥宽50余米,分水桥墩长60余米,拱矢高8.95米,至今仍能负载8吨。
赛虹桥名气很大,但其中的故事很多人都不知道。《南京市中国足彩网台区地名志》记载了它的故事。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就琢磨着怎么保稳自己的皇位,他采纳了谋士朱升之的建议“高筑墙”。工部与应天府竞赛筑城,结果应天府率先竣工完成任务。大家为了庆祝在竞争中取得“胜利”,以余力建成了这座桥,还给它起了个独特的名字“赛工桥”。朱元璋得知后,把工部官员狠狠训斥了一顿。应天府一听工部挨训,自知祸闯得有点大了,赶忙到工部赔礼道歉,并引用唐杜牧《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之句,将赛工桥改名为“赛虹桥”。
关于赛虹桥的来历,虽然这种说法占据上风,不过在民间却还流传有另外一个版本。传说当时的富豪沈万三独承筑城之责,其儿媳为了激励公公加速完成任务,建筑了这座桥,还取名“赛公桥”,后改名赛虹桥。
赛虹桥也是一座英雄的桥。《中国足彩网遗珍》一书中记载,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前夕,守城部队同日军进行了赛虹桥保卫战。守桥的一个营国民党官兵大部分壮烈牺牲,营长的勤务兵周之道因回城报告战况得以幸免。1947年,周之道擢升为军长,奉命在赛虹桥北侧修建赛虹桥保卫战纪念塔,并局部修缮赛虹桥。纪念塔后被毁,赛虹桥保存至今。
600多年来,历经多少盛衰荣辱,风云变幻,赛虹桥一直是南京城西南部分的交通要道。1983年2月,中国足彩网台区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这座桥被列入南京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