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足彩网台区人民政府
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5-41779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组配分类: | 区政府办文件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中国足彩网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生成日期: | 2025-06-10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关于印发《中国足彩网台区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落实方案》的通知 | ||
文 号: | 雨政办发【2025】17号 | 关 键 词: | 涉企检查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关于印发《中国足彩网台区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落实方案》的通知
区各有关单位,各街道办事处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
《中国足彩网台区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落实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南京市中国足彩网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6月10日
中国足彩网台区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落实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国办发〔2024〕54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若干措施的通知》(苏政办发〔2025〕14号)、《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办发〔2025〕21号)等要求,着力解决涉企行政检查中的突出问题,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结合中国足彩网实际,现制定落实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保护企业合法正当权益,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二、工作目标
聚焦“行政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性大、任性检查、运动式检查、以各种名义变相检查”等突出问题,加强依法行政,确保行政检查于法有据、严格规范、精准高效。以服务企业为核心,进一步完善重点执法领域涉企行政检查的体制机制,逐年压降行政检查数量。坚持“无事不扰、有需必应”的原则,推行“执法+服务”模式,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具体措施
(一)明确行政检查主体。实施行政检查的主体必须具备法定资格。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实施行政检查;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必须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检查;受委托组织必须在委托范围内实施行政检查。严禁政府议事协调机构、第三方、中介机构、执法辅助人员、网格员等实施行政检查。司法行政部门牵头梳理审核行政检查主体资格,经区政府批准确认后向社会公布。(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各行政执法机关、各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以下简称各行政检查主体)
(二)编制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各行政检查主体依职权梳理、编制本单位行政检查事项清单,逐项列明事项名称、执法依据、检查主体、方式、内容等基本要素以及事项的合规标准,按照“谁编制、谁公示”的原则,6月底前向社会公布,未经公布不得实施检查。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因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释、机构职能调整等原因,清单及有关内容发生变化的,及时调整更新清单并公布。(责任单位:各行政检查主体)
(三)加强行政检查计划管理。各行政检查主体围绕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行业领域风险情况,结合上级行政检查计划和上年度行政检查实施情况等,综合考虑监管需要制定检查计划。年度检查计划应统筹考虑双随机抽查、专项检查等,明确检查事项、依据、主体、对象范围、比例、频次、方式、内容等要素。区级行政检查主体应指导街道编制年度检查计划。专项检查实行年度数量控制,除制定计划外还应当制定实施方案,报区政府批准并公布、备案后组织实施。因潜在风险大、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确需紧急部署专项检查的,可先行开展检查,并于5个工作日内补办相关手续。检查计划要向社会公布,公布后因故调整的需重新公布。根据投诉举报线索进入企业进行核查检查不受检查频次限制,检查结果纳入执法程序。所有类型的行政检查计划均应经检查主体负责人批准。(责任单位:各行政检查主体)
(四)制定跨部门联合检查场景。行政检查主体按照“谁主管、谁牵头”的原则,研究分析不同场景下的执法服务需求,结合实际制定综合检查场景清单,明确检查内容、设定依据、检查频次、责任部门等要求,对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事项进行“一件事集成”,推动跨部门联合执法。(责任单位:各行政检查主体)
(五)推行“综合查一次”。深化安全生产领域“综研联检”机制,推进跨部门、跨领域“联合双随机”检查,实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同一行政检查主体对检查对象实施多项检查的,原则上应当合并一次进行;多个行政检查主体对同一个检查对象在相近时段内实施检查的,应当跨部门联合检查,协同单位无故不参与联合检查的,事后不得单独进入企业开展相关事项检查;涉及对投诉举报情况进行核查的,可与近两周内的行政检查合并开展。推行“一表通查”,各行政检查主体梳理本单位简单检查事项,汇总形成全区统一的“一表通查”清单。(责任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行政检查主体)
(六)实行差异化监管。建立“风险+信用”分级分类行政检查模式,结合行业领域风险和企业信用等级、守法情况、违法风险、社会评价等,对检查对象进行综合评价,在检查方式、抽查领域、抽查比例、检查频次等方面开展差异化监管。建立行政检查对象库,并对入库企业进行动态调整。(责任单位:各行政检查主体)
(七)推进非现场监管。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等为主的非现场检查,通过视频监控、自动巡查、智能预警、大数据分析等远程方式,研判企业守法情况,主动识别违法违规线索。通过非现场检查方式达成行政检查目的且企业无违法行为的,原则上不再开展现场检查。(责任单位:各行政检查主体)
(八)规范检查实施。行政检查要做到“五个严禁”“八个不得”。严格现场检查程序,实施现场检查前要制定检查方案并报行政检查主体负责人批准。行政检查主体应当事先将检查时间、检查内容以及配合检查的相关要求等内容告知检查对象,依法不予公开和上级机关明确要求不能事先通知的除外。实施现场检查时,要出具行政检查通知书。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行政执法人员主动出示执法证件,严禁以其他证件代替执法证实施行政检查;人民警察出示人民警察证件。严控入企检查人员数量。检查过程中做好现场检查笔录,必要时进行音像记录。现场检查结束后,能当场告知检查结果的应当场告知,因检验、检疫等原因不能当场告知的,应当在结果出来后及时告知。(责任单位:各行政检查主体)
(九)坚持包容审慎执法。行政检查中发现违法行为的,对依法可以采取提醒、告知、劝阻等方式处理的不罚或免罚。对未造成危害后果需要立即制止的应当依法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已造成危害后果需要予以改正的应当明确整改要求,依法责令改正,并进行行政指导、教育,不同行政检查主体对整改事项要求不一致的,由检查发起部门牵头协调解决,不得将责任推给企业。对需要实施行政处罚的,坚持过罚相当原则,严格执行上级部门制定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责任单位:各行政检查主体)
(十)坚持“执法+服务”模式。用好第三方专家、律师、执法骨干等人员的专业优势,主动走进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提前进行风险提示,加强帮扶整改。用好“181平台”,及时响应企业申请,开展“邀约式”检查,发现问题的,应指导企业依法整改,检查结果不纳入执法程序。行政检查发现本执法领域内普遍性存在的问题时,相关行政检查主体应当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召集相关企业开展集体普法,加强事前指导,引导企业依法经营,降低违法风险。(责任单位:各行政检查主体)
(十一)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各行政检查主体的检查事项清单、检查计划等公布后要向司法行政部门备案。强化数字赋能,推行“扫码入企”,行政执法人员开展行政检查时要事先报备、现场扫码,检查对象可以核验检查信息和执法人员资格,并对检查情况进行评价。发挥好工商联、“中国足彩网台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企业联系点”等的作用,不定期收集检查主体实施检查的情况,结合备案的检查事项、计划等,对实施检查的情况进行监督。发挥“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与12345政务热线联动合作机制”作用,加大对涉企行政执法违法线索的收集力度,及时介入监督,跟踪行政检查主体整改,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区工商联,区数据局)
(十二)严肃责任追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尽职免责机制。对不具备行政检查主体资格实施检查、未按照公布的行政检查事项和标准实施检查、未按照规定程序实施检查、擅自部署专项检查、超过行政检查年度频次上限实施检查,以及违反“五个严禁”“八个不得”要求乱检查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采取制发执法监督意见书、决定书、督办函等形式,及时责令改正;对行政检查主体负责人或者相关责任人,进行公开约谈;对企业反响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予以通报曝光;对涉嫌违纪或者职务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纪检监察机关。(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区纪委监委)
四、组织保障
组建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与涉企行政检查、服务相关的重大事项。主要承担如下职能:
(一)计划整合。受区政府委托审批各行政检查主体的专项检查计划和方案,对各类检查计划进行备案,通过“南京市安全城市综合应用管理平台”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对被检查对象进行去重汇总碰撞,推进“综合查一次”工作。
(二)综合协调。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合法性审查、争议协调,对全区涉企行政检查工作进行督导,对专班各项工作进行统筹;负责对接市专班及纪委专班,按要求及时报送工作推进情况。
(三)技术保障。负责对接市专班,推进行政执法综合平台建设,推动“扫码入企”及检查数据对接共享等相关工作。
(四)检查监督。常态化抽查各行政执法主体2023年1月1日以来办理的涉企行政处罚案卷,发现并汇总问题线索,跟踪督办问题整改。协调对接12345政务热线、区工商联、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督办涉企行政检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企业进行回访,对涉企行政检查开展效能评估等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是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的工作,各单位要充分认识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协同配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统筹推进。要将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与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2025年在全国集中推进的16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工作相结合,加强统筹,一体推进,实现办一件事,解决多个问题。
(三)坚持问题导向。要切实回应企业关切,紧盯企业反映强烈的频次高、随意性大、任性检查、运动式检查、变相检查等重点问题,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不解决问题不罢休。及时总结经验,做到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探索有效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